“勝利杯”的由來要說“毛瓷”,就繞不開“勝利杯”當醴陵陶瓷研究所所長李維善回憶說,“,我逃過了劃為右派分子一劫,但沒能躲過反右傾厄運,被批了一段日子到了夏天,被通知去北京,我就知道自己沒事了”不過一直抵達北京,有關此行的目的,李維善還是蒙在鼓里當天晚上,一輛小車將他們幾個拉到中南海里面,他才隱約感到此行事關重大,心里不由得緊張起來進了一個會場,看到江西景德鎮、山東淄博等幾大陶瓷基地的人都來了,上海、天津的人也來了不少。
當時的背景是,北京十大建筑即將竣工,這個會議就是請全國各地來裝飾十大建筑內部環境的至于建筑內部使用的瓷器,各單位都向景德鎮訂貨,使瓷都不堪負擔于是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齊燕銘說:“都向景德鎮訂貨,它怎么做得過來?也體現不了多樣性我們國家大,出產瓷器的地方多著呢毛主席早就說過,湖南的醴陵也出產瓷器,你們為什么不向醴陵要貨呢?毛主席用的茶杯也是醴陵生產的呢”結果,醴陵瓷廠當即接到不少訂單,為十大建筑中的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北京火車燒了5萬件瓷器“全部是釉下彩,直到現在他們還在用呢”李維善說毛主席確實說過此話,全國惟一能燒制釉下五彩的專業瓷廠——醴陵群力瓷廠就是在他的建議下于創建的而在十大建筑落成前,毛澤東確實已經在使用醴陵生產的茶杯了。
那是在4月,湖南省委派人到醴陵陶瓷公司,要求為中央首長試制一批茶杯,來人帶來一件延安時期使用過的茶杯,直筒型,無蓋無花飾,瓷質灰白粗糙這種形狀的茶杯被叫作“中山筒”,據說是民國政府機關一直使用的來人要求以此為基礎加蓋加彩,改型后使之美觀實用李維善說:“當時只知道是為中央首長燒制的,時間也很緊迫我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改了六稿,將底部略為內收,使杯身呈現出流線型,加了一個蓋邊呈燈芯狀略寬于杯身的平蓋子其間,試制工場的梁六奎同志作出了很大貢獻這個杯子制成后,北京方面的人看了很滿意,這個式樣一直沿用到今天,看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李維善直到才知道這個茶杯是專為毛主席試制的北京方面的人說毛主席用后也很滿意,省委又囑他們再燒40個,其中20個要畫花在為這種式樣的杯子取名時,李維善則提議用“勝利杯”7月,李維善又來到北京解決人民大會堂主席臺茶杯的制作問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劉冀平局長指著李維善帶來的醴陵出產的一套茶具說:“就用勝利杯的式樣,然后畫上小茶盅上的花紋”小茶盅上畫的是什么花呢?原來是非常尋常的蝴蝶花后來毛主席也認為人民大會堂的這種蝴蝶花茶杯好看,有關部門就通知醴陵群力瓷廠專門為毛主席燒制了120套后來群力瓷廠還為毛主席燒制過有編號的勝利杯,毛主席認為這個辦法很好李維善透露,醴陵還為其他中央首長燒制過專用茶杯,特別是周總理,因為喜歡松樹,他們就設計了一種釉下黑彩圖案,一棵青松傲然挺立,完美地寄托了革命家的高尚情操醴陵不止一次為毛主席燒過生活用瓷據李維善回憶,醴陵群力瓷廠為毛主席燒制生活用瓷不止一次除上述幾次,,還為毛主席燒過煙灰缸和部分餐具為中南海定制生活用瓷1210件,包括大小碗、湯盤、平盤、中更等,全部釉下彩裝飾,其中一部分就供毛主席使用底,湖南省委接待處處長肖根如來到醴陵群力瓷廠,專門布置為毛主席試制帶蓋魚盤,還有淺底三大碗由于帶蓋魚盤燒制時容易變形,蓋和盤難以嚴密吻合,故而難度較大,這個任務直到次5月才完成,計送北京42厘米的大魚盤30件,38厘米的二號魚盤30件,淺形三大碗80件,一律用釉下梅花和茶花裝飾。
而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在那次秋天,毛澤東最后一次回湖南,在省委九所蓉園一號樓住了114天,是歷次返鄉住得最久的一次此時毛主席已逾古稀,減輕主席生活用具重量的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那時,毛主席用的是江西景德鎮瓷,走到哪帶到哪這種瓷具很好,但缺陷是有點重毛主席晚手有些抖,若瓷器太重,就不再適合他老人家用了而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平化為了慶祝毛澤東82歲生日,也提議燒制一批專供毛主席使用的瓷器,作為家鄉人民對偉大領袖的祝福有關部門對這批瓷器的要求是:釉下五彩,內外雙面有花;重量輕而結實耐用;保溫效果好;無鉛毒,不含鎘,確保使用者健康;永不褪色釉下彩雙面有花,這在當時的制瓷業尚無先例據時任湖南省委接待處肖根如回憶,這一建議是他首先提出來的,“為的是讓毛主席吃飯時心情愉快”沒想到,他這一提,竟造就了中國陶瓷彩繪工藝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大獨創。
群力瓷廠經過一個多月的試制,“主席用瓷”于11月燒制成功紅月季、紅芙蓉、紅秋菊、紅臘梅四種紋飾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這批在文革時期生產的薄胎釉下彩瓷碗,創下了多項制瓷紀錄制瓷泥土是采用特制的“洪江泥”,此泥土是屬于國家制專用瓷的泥土,據說此泥土在全國范圍內只湖南洪江有,現也僅存數噸,已被國家封存繪畫原料采用了氧化鈾作顏料,并且還打破了歷史上瓷器底足不施釉的制作工藝手法,大膽嘗試,將坯體倒裝入窯、經過攝氏1360度的高溫燒成瓷器,再在成瓷后的碗口施上一層白色低溫釉,經過攝氏700度的低溫窯燒制而成這樣低溫燒素坯、高溫燒制成瓷、低溫燒釉口,“三燒制”三次進窯,燒制的難度相當大同時,畫工之細致是無與倫比的,瓷碗上的每一朵花紋都是一致的,就是用幾十倍的放大鏡去看,也找不出花紋的不同之處資料表明,當時共燒制成品逾2萬件,有關部門從中精選了40件上乘佳品帶走12月26日是毛主席82歲生日,23日,周總理乘專機抵達長沙,一是向毛主席匯報四屆人大籌備工作,二是向主席祝壽兩人一起用餐時使用的碗,就是由醴陵群力瓷廠生產的釉下五彩薄胎碗因這種碗內外均飾有五彩月季花卉,后人稱之為“紅月季碗”從此,這種“紅月季碗”及該批其他醴陵“主席用瓷”一直伴隨在毛澤東的身邊李維善說:“所謂的‘7501’工程是不確切的,當時生產日用瓷器不可能冠以工程二字,也不會由中央單位下文,醴陵生產了幾批中南海用瓷,都沒有文件下達而且‘7501’瓷送到北京后,老人家已經不能自己拿碗吃飯了所以不可能使用”“毛瓷”設計師細說當在時任群力瓷廠總工程師的李人中家中,至今仍保留著一份已經泛黃的彩繪線描主席瓷碗設計圖稿李人中開始陶瓷美術專業設計,先后擔任過北京天安門用瓷、人民大會堂用瓷、中南海用瓷的設計制作老人回憶道:“當時,花面設計的要求是要突出政治,要有全國代表性,直徑12厘米的碗內要求有花為設計出合適的花面,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內心十分焦急到底怎樣設計?取什么題材?怎么也理不清思路我老伴看到我坐立不安,就問我是怎么回事我將這件事告訴她后,她同樣很關心過了一會,她靈機一動說:‘可不可以設計月季花畫面?因為月季花又名月月紅,象征全國山河一片紅’我聽后,覺得有道理月季花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都適宜種植,有全國的代表性,政治象征意義也很強當時的提法是:元月份開門紅,五月份是紅五月,大戰七、八、九,實現全滿堂紅,祖國山河一片紅設計思路打開以后,我很快就拿出了設計圖稿交上級一個星期后,經上級審查定稿,同意投產”來源:《新民周刊》第16期
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找到我們。
18279869845
1831770319
18279869845
1831770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