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的茂密森林中,每一棵藝術之樹不論大小都在所謂的“美學森林法則”中生存,順應時代審美的樹長成參天大樹,也會因為時代的審美褪去而瞬間枯死,不論是哪一種藝術都是如此。像是原始時期的彩陶,商周盛極一時的青銅器,唐宋大興的金銀器和漆器都是很好的例子,他們都因為另一件工藝的興起而漸漸退出歷史舞臺,雖說時至今日也依然有人會傳承著這些工藝,但是他們輝煌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這種情況背后產生的原因很簡單,實質上就是這種工藝在實用性上、制作難易程度上以及美觀上都不如這個新的工藝,直接導致變更甚至替代。但是,不論如何變更或者替代,只要它的審美意義和實用意義還尚存,這門工藝就會一直被人們傳承下去。
在這些工藝變更中也不乏一些“參天大樹”,比如說陶瓷中的瓷畫。嚴格來說應該是瓷器中的瓷畫。為什么呢?陶和瓷實質上也屬于兩種東西,他們的原料一個是瓷泥一個是陶泥,并且在燒制溫度、燒成方法、表面處理、使用感受和敲擊質感來看都是大相徑庭。陶器中的仰韶文化彩陶、龍山文化黑陶,還有用來墓葬的彩繪陶,加上唐三彩陶器都是陶器發展的佼佼者,一直到了瓷器中的瓷畫的出現改變了陶器一枝獨秀的局面,使得陶瓷中的瓷畫遭遇滑鐵盧,產品銷量寥寥無幾了。瓷器中的瓷畫的原始形態是青瓷。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
也正是“畫瓷-瓷畫”時代的來臨,工匠藝人們紛紛將國畫搬上了瓷器中的瓷畫?!按僧嫛弊匀坏匾灿蓄}材之分。和國畫一樣,瓷畫大體分成三個類別,人物、花鳥和山水。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說“花鳥瓷畫”。它從何而來?如何裝飾?它的審美內涵又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都稱之為花鳥瓷畫,又可細分為花卉、翎毛、蔬果、草蟲、畜獸、鱗介等支科?;B瓷畫的起源很早,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瓷畫,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所藏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也是較早的獨幅花鳥瓷畫。
花鳥瓷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初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瓷畫家。然而提到花鳥瓷畫就不得不提起五代時期的黃荃和徐熙兩位大家了。這兩位都畫花鳥卻風格迥異,開創了寫意和工筆流派的先河。人們用“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評價來概括二家的不同藝術風格。黃笙是五代時西蜀畫院的宮廷畫家,歷仕前蜀、后蜀,官至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后來入宋,擔任太子左贊善大夫。以工畫得名,擅花鳥,師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其花鳥瓷畫重視觀察體會花鳥的形態習性,所畫翎毛昆蟲,形象逼真,手法細致工整,色彩富麗典雅。因他長期供奉內廷,所畫多為珍禽瑞鳥,奇花異石,畫風工整富麗,反映了宮廷的欣賞趣味,因而被稱為“黃家富貴”。
而徐熙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禧宗光啟年間,后在開寶末年隨李后主歸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虛稱他為“江南處士”,沈括說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曠達,志節高邁,善畫花竹林木,蟬蝶草蟲,其妙與自然無異。在畫法上他一反唐以來流行的暈淡賦色,另創一種落墨的表現方法,即先以墨寫花卉的枝葉蕊萼,然后敷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記》中自謂“落筆之際,未嘗以敷色暈淡細碎為功”。
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創立了“清新灑脫”的風格。造成其二者風格流派不同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這幾點。
首先,兩者師承關系不同。黃筌師承唐代的刁光胤等所謂的正統派,徐熙師承關系不明顯,主要靠師法自然和體驗生活來發揮他的獨創精神。
其二,題材不同。黃筌多取材于宮中的珍禽瑞鳥,名花奇石,徐熙善畫自然中的題材。
其三,表現技法不同。黃筌妙在賦色,用筆極新細。不見墨跡,以輕色染,謂之寫生,徐熙的主要特點是“落墨為格”。其四,格調不同。黃筌追求形象的真實和畫面的生趣,而徐熙追求生動活潑的筆墨情趣和樸實淡雅的格調。黃徐異體實則為兩種美學風格,他們兩者有著不同的審美內涵。
到了元代花鳥瓷畫受宋代文同、蘇軾的影響,出現了一批專門畫水墨梅竹的畫家,他們以柯九思、仉瓚、吳鎮、王冕為代表,表現了文人的“士氣”。而清代石濤、惲壽平、朱耷和揚州八怪等都在花鳥瓷畫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八大山人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內心的憂傷與家國之痛,其筆墨與造型均獨樹一幟。而惲壽平的沒骨花卉則在黃徐體異中得以綜合與發展,為花鳥瓷畫新辟蹊徑。
這些不同風格的國畫花鳥的畫家和畫作被工匠和畫家們搬上了陶瓷中的瓷畫這個載體。他們的花鳥瓷畫基本上就是以國畫花鳥為藍本進行的創作升級。在表現技法上,花鳥瓷畫又分為了釉上表達和釉下表達。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釉上表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釉上彩瓷。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己經燒成的瓷器中的瓷畫釉面上繪制各種紋飾,然后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等。其歷史發展的起源在北齊,范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飾。
真正成熟的以繪制紋飾而著稱的釉上彩器始見于唐代長沙窯。到了宋代,磁州窯的興盛也為釉上彩瓷添油助燃,金至元代磁州窯紅綠彩開創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萬歷時期,五彩瓷的制作達到了極高水準。清代是釉上彩瓷的大集成時期,琺瑯彩、古彩、粉彩都是清代彩瓷的代表???、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奢華優雅,繁縟精細,而在這其中無論是以制作工藝的精巧細致而論,還是以作品的繪畫技藝來評判,都應是雍正粉彩器略勝一籌。一般來說,釉上花鳥瓷畫常用粉彩、五彩和新彩來進行裝飾,它們繪制出的作品特點是色彩鮮艷和層次多變,常常是運用工筆技法進行裝飾。
還有一種是釉下表達花鳥瓷畫。其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繪制各種紋飾,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一次燒成。燒成后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綠彩等。它的突出優點在于不易磨損、永不褪色、無鉛無毒、光滑平整、操作簡單。一般來說,釉下花鳥瓷常用的裝飾手法是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紅等,它們的作品特點是顏色沉穩和典雅端莊,常常運用寫意的技法進行裝飾。
花鳥瓷畫的美不言而喻,它也需要我們以及后代不斷傳承與創新它的審美內涵,使它在“審美森林法則”中能一直存活下去。
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找到我們。
18279869845
1831770319
18279869845
1831770319@QQ.com